患者孟某,女,52岁,以发作性头晕3个月余,加重2天医院。患者入院前2年进行过子宫肌瘤切除术,近3个月来常无诱因出现发作性头晕,伴视物旋转,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约1分钟,继之出现恶心呕吐,常感倦怠乏力,左侧耳鸣,二目干涩及视物昏花等,2天前因劳累后症状再次发作。
患者发病后神情倦怠,头部昏沉,听力下降,夜眠欠佳,饮食尚可,大小便正常。
诊见:面容憔悴,眼周发黑,情绪不稳,无眼震,左耳轰鸣,右耳听力减退,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质暗紫,苔白腻,脉弦滑。头颅MRI(核磁共振成像)显示左侧内囊后肢有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脱髓鞘。头颅血管检查显示颅内动脉硬化性改变。
诊断:眩晕—风痰上扰证。
治则:健脾化痰,行气化瘀。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姜半夏15克,白术15克,天麻30克,茯苓15克,陈皮12克,川芎10克,白僵蚕15克,蜈蚣2条,全蝎12克,牡蛎30克,珍珠母30克,炙甘草3克。共5剂,水煎服,每天1剂。
二诊:患者面色无华,神情倦怠,面容憔悴,自诉发作性头晕症状较前好转,发作次数及发作持续时间均较前减轻,视物旋转及恶心呕吐未再发生,仍有耳鸣、二目干涩等现象。笔者在上方基础上添加枸杞15克,山茱萸15克,熟地*15克。共5剂。
心得体会:眩晕的病因病机复杂,诸医家有“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瘀不作眩”“无虚不作眩”等认识,故以“风、火、痰、虚、瘀”为主要病机的论述。考虑患者年过五旬,阴气自半,肝肾亏虚,阴不制阳,肝血亏虚,肝风内动,阳亢化风,加之患者平素饮食不佳,脾胃受损,脾主运化,中焦不足,运化无权,聚湿生痰,痰浊内生,风挟痰浊上扰清窍而头晕不适,且脾为后天之本,主升清,脾虚则清阳不升。《*帝内经·灵枢》记载:“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结合舌脉之象,不难鉴别。治疗时当以健脾化痰,行气化瘀为原则,方选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方中重用天麻30克,其味甘,性平,归肝经,有熄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之效,尤长于平肝熄风,历来被视为治眩晕之要药。选用半夏、白术、茯苓、陈皮等以健脾化痰;川芎以活血行气;白僵蚕、蜈蚣、全蝎以搜风剔络;牡蛎、珍珠母重镇安神,改善睡眠,全方配伍,标本兼治,补泄兼施。考虑患者年过五十,精亏髓减而头晕耳鸣,二目干涩及视物昏花,故可添加枸杞、熟地*、山茱萸以补益肝肾,补血养阴,益精补虚。
验案二患者刘某,男,42岁,平时工作繁忙,应酬较多,性情焦躁,近1年来经常出现发作性头晕,伴视物旋转,行走欲倾,病情反复发作,持续时间长时可达数分钟,短时10多秒,影响日常工作及生活,1周来因情绪波动后上述症状再发加重,医院就诊。患者发病以来头重昏蒙,口中黏腻,食量减少,夜寐不安,大便黏滞不爽,小便基本正常。
查体:慢性病容,精神萎靡,形体超重,未引出明显眼震,转颈试验弱阳性,余神经系统检查未见明显阳性体征,舌体胖大,舌质暗紫,苔薄白腻,脉弦滑。生化检查显示血脂偏高,颈部血管彩超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辨证:风痰上扰型眩晕。
治则:健脾化痰,除风止眩。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姜半夏12克,炒白术12克,天麻30克,茯苓30克,生薏苡仁30克,生山楂30克,陈皮15克,醋龟甲12克,葛根15克,薄荷15克,丹参15克,川芎15克,首乌藤30克,炙甘草3克。共8剂,水煎服。
二诊:患者服药后,头重昏蒙、口中黏腻感较前减轻,时有头晕发作,但持续时间缩短,二便基本正常,仍有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在上方中加珍珠粉3克(冲服),琥珀粉2克(冲服),厚朴12克。
三诊:患者服药10剂后,头晕明显改善,自觉神清气爽,身体轻松,纳眠一般。根据患者病情变化,以前方为基础方适当加减以巩固治疗月余,并嘱咐患者适当加强锻炼,注意休息,控制体重。
心得体会:中医理论认为“无痰不作眩”“无瘀不作眩”综观患者病情后对中年男性,胖人多湿,长期思虑劳累,损伤脾胃,致使运化失权,水湿内停,聚久成痰,痰浊内蕴,复因工作应酬较多,饮酒不节,辛辣燥热之物耗气伤阴,炼液成痰,气虚升运不及,不能布散津液,痰饮水湿内生,加之性情急躁,肝阳上亢,阳亢过极化风,肝风扰动清阳,风痰内结,蒙蔽清窍则见头晕反复发作;湿阻中焦,清阳不升则头重昏蒙,结合舌体胖大,舌苔白腻。治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重用治疗风痰眩晕之要药天麻以平肝熄风,清窍止眩;脾为生痰之源,以白术、茯苓健脾利湿,使脾主运化水湿,以绝生痰之源。气能行津,加陈皮理气化痰,使气顺则痰消。湿邪致病,缠绵难愈,加生薏苡仁、山楂加强健脾祛湿之功效。现有大量文献研究表明,生薏苡仁,山楂有降低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痰阻日久,瘀血停滞,加丹参、川芎以行气祛瘀,使津随气行,水湿无以化生。诸药配伍,使痰湿得解,清阳得升,头晕自止。
(作者为全国名老中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