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遗症(strokesequela)即脑卒中后遗症,指在脑卒中发病后,遗留下来包括肢体无力、偏瘫、言语不利、吞咽困难等情况,通常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极大痛苦和负担。
脑卒中指急性脑血管病,中医称为中风,可分为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两种类型。其中,出血性脑卒中早期死亡率很高,幸存者中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言语吞咽障碍等后遗症。而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上以偏瘫为主要后遗症。
病因综述
脑卒中后可引起脑细胞死亡、脑组织损伤,从而在治疗后会出现中风后遗症。此外,吸烟、情绪因素、遗传等因素均可影响到中风后遗症的发生。
脑卒中后可引起脑细胞死亡、脑组织损伤,从而在治疗后会出现中风后遗症。此外,吸烟、情绪因素、遗传等因素均可影响到中风后遗症的发生。
●基本病因
1、脑卒中
脑卒中发生的部位、梗死灶、出血灶的大小和损伤程度,通常会影响到中风后遗症的发生。
2、其他疾病
如高血压、糖尿病、风湿性心脏病、大脑动脉炎等疾病,容易在血管内形成血栓,阻塞血管。当患者发生脑卒中时,由于脑血管被阻塞而失去血液供应,使得脑组织损伤,从而发生中风后遗症。
3、吸烟
吸烟可引起血管收缩或痉挛,血流阻力增大,导致血管壁损伤,可使血小板黏附聚集形成血栓,从而增加中风后遗症的发生风险。
4、情绪因素
大喜大怒等情绪波动,会增加中风后遗症的发生几率。
5、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人患此病,则本人的患病风险增高。
症状综述
中风后遗症临床上主要表现有肢体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认知障碍、精神障碍和吞咽障碍,此外,还可能表现为头痛、眩晕、恶心、失眠、多梦等。
●典型症状
1、肢体功能障碍
表现单侧或双侧肢体无力、偏瘫。
2、语言功能障碍
指个体利用语言(如口语、书面语及手势语)等进行交际活动过程中出现的言语功能障碍。以失语症和构音障碍(言语不利)最常见。
3、认知障碍
包括定向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失算症、执行功能障碍(思维障碍)、知觉障碍(躯体构图障碍、空间关系障碍、失认症、失用症)。
4、精神障碍
抑郁是中风后遗症最常见的精神障碍。部分患者还可有兴奋话多、沉默寡言、易怒等表现。
5、吞咽障碍
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包括吞咽运动时间延长、吞咽动作幅度减小和误吸等。
6、大小便失禁;
7、其他
包括头痛、眩晕、恶心、失眠、多梦。
●中风后遗症并发症
1、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
长期卧床患者容易并发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患者应尽早下床活动,可以预防。
2、压疮
长期卧床的患者容易出现压疮,因此陪护人员要定期帮助患者翻身、清洁身体,预防压疮。
检查
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肢体无力、偏瘫、言语不利、吞咽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之后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CT、MRI检查。必要时,还需做超声检查、血管造影等检查,以更清楚地了解病情。
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尤其瞳孔、上下肢等。观察瞳孔对光反射是否灵敏,上下肢肌力、运动是否正常等。
实验室检查
如蛋白C、蛋白S、抗凝血酶Ⅲ等化验可用于筛查遗传性高凝状态。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抗凝脂抗体等其他化验检查有利于发现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对鉴别诊断也有价值。
影像学检查
1、CT检查
在初发病时,急诊脑CT平扫可准确识别绝大多数颅内出血,并帮助鉴别非血管性病变(如脑肿瘤),是疑似脑卒中患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治疗后期可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
2、MRI(核磁共振)检查
MRI在识别急性小梗死灶和后颅窝梗死方面明显优于平扫脑CT,可清晰显示早期缺血性梗死。具有无电离辐射和不需碘造影剂的优点,缺点是费用较高,检查时间较长,一些患者有检查禁忌证(如有心脏起搏器、金属植入物或幽闭恐惧症等)。
3、超声检查
颈动脉双功超声对发现颅外颈动脉血管病变,特别是狭窄和斑块,很有帮助。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评估颅内外血管狭窄、闭塞、痉挛或侧支循环有一定帮助,也用于检查微子和监测治疗效果,缺点是受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和骨窗影响较大。超声心动图和经食管超声可发现心脏附壁血栓、心房黏液瘤、二尖瓣脱垂和卵圆孔未闭等可疑心源性栓子来源。
4、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脑血管病变检查的“金标准”,缺点为有创和存在一定风险。CT血管成像(CTA)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可以发现血管狭窄、闭塞及其他血管病变,如动脉炎、脑底异常血管网病(烟雾病)、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等,及评估侧支循环状态,为卒中的血管内治疗提供依据。但MRA对远端或分支显示不清。
诊断
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脑卒中的病史,结合临床表现一般即可做出诊断。若患者不能提供明确的脑卒中病史,往往需要首先进行脑卒中的诊断。
诊断依据
1、脑卒中后遗症的诊断
根据脑卒中的病史,及脑卒中治疗后遗留的,在脑卒中发病前不存在的肢体、言语或精神等障碍,即可诊断为脑卒中后遗症。
2、脑卒中的诊断
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及相关的辅助检查,一般较为容易做出脑卒中的诊断。以下症状突然出现时应考虑脑卒中的可能:
(1)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或麻木;
(2)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
(3)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
(4)双眼向一侧凝视;
(5)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
(6)眩晕伴呕吐;
(7)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
(8)意识障碍或抽搐。
但单纯依靠症状和体征等临床表现不能完全区别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必须依靠脑CT等神经影像学检查才能作出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如果病因未得到控制,可能导致中风反复发作,造成患者原有症状加重或直接死亡,所以中风后遗症应该注意与中风鉴别。中风的典型表现为突发的口角歪斜、肢体无力、言语不清、视力改变等,出现任意一个症状,都需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把握寻求医疗帮助的时机。
治疗
治疗原则
在脑卒中发生时应积极治疗脑卒中,脑卒中发生后遗症后应积极进行综合治疗。康复治疗是这些年脑卒中后遗症治疗的重要手段,但往往有很多患者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中医对中风的认识较早,在《内经》中就有“薄厥”、“偏枯”的论统,《金匮要略》中提出了中风的临床分型,中风的病因以内伤积损为主,即脏腑失调、阴阳偏胜。“真中风”是由脉络空虚,风邪入中经络所致;“类中风"是由阳化风动,气血上逆,挟痰挟火,流窜经络,蒙蔽清窍而致。本病的病情有轻重缓急之别,轻者仅限于血脉经络,重者常波及有关脏腑,所以临床常将中风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两大类。中经络者一般无神志改变而病情较轻,中脏腑者常有神志不清而病情较重。
中医理论基础
久病入肾
《医门法律·中风门》曰:“偏枯不仁,要皆阳气虚馁,不能充灌所致。又如中风卒倒,其阳虚更甚。设非阳虚,其人必轻矫便捷,何得卒倒耶。”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为人体生命之本源;肾精是物质基础,受于先天之父母,赖于后天之化生。肾精化气,肾气乃物质的功能表现,气分阴阳,阴阳互依互助,相互制约,共调全身脏腑之阴阳,故肾又有“五脏阴阳之本”之称。正如《景岳全书》所云:“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命门为化生之源,得先天之气也。”
全身脏腑器官在肾气的鼓舞下,在肾精的生化下,正常发挥其生理功能,使得生命不断延续。肾主骨生髓,《素问·五藏生成篇》曰:“诸髓者,皆属于脑。”中风后日久不愈,肾气亏虚,肾精不足,脑髓失养,更使中风后期难愈。《医碥·中风》载:“失音不语……此肾虚也。少阴不至者……不能言。”相关研究表明,以温阳活血法为主进行治疗能对脑缺血复流后,处于脑水肿和缺氧状态的脑组织提供较为全面的保护,从而可多环节、多层次改善缺血性中风后的病理状态。
久病必瘀
中风日久,耗伤气血,气血运化不利,血行迟滞,瘀血内生,上阻脑窍。《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指出:“血不利则为水。”明·王肯堂认为“瘀则生水”。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可为继发病因。清代名医王清任《医林改错》中提出“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中风后瘀血的产生,也阻碍了新血的生成,故而中风久病,使瘀更瘀。
辨治思路
●温肾生髓为基
《灵枢·海论》云:“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盖,下在风府。”大量临床实践分析证明,中风病因,无外乎外邪、痰、瘀、气郁、内风、正虚六端互相夹杂,互为致病,其中与肾关系尤为密切,肾精充盈则上通于脑,肾虚于下则髓亏于上。肾生精,精生髓,髓藏于脑。肾是肾-精-髓-脑系统的起始因子,肾虚(尤以肾阳虚多见)是多种脑病的病理基础。脑髓阴阳属性属阴,卒中后偏侧肢体不温、行动迟缓、言语謇涩,为阳虚寒凝的征象,故在肾精生髓的过程中,肾中阳气的鼓荡推动非常重要,阳气为生生之关键,提出了“脑髓阳生阴长”理论。刘祖贻指出,肾中阳气、精气的激发、蒸腾,可以使脑中清阳充沛,脑髓充盈,此肾阳升腾使脑髓充养的过程即为阳(清阳)生阴(脑髓)长,这也体现了“上病下治”的治疗方法。
●活血通络为助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曰:“偏枯拘急痿弱之类……气非血不化,凡血中无气,则病为纵缓废弛,故筋缓者……当责其无血。”可见气血运行不畅,阻滞经络,筋脉失养,致使中风后偏瘫、肢体痿废等症。人体十二正经及任督二脉中,有十一条经络上循于头,《难经·四十七难》曰:“人头者,诸阳之会也……诸阳脉皆上至头耳。”如若络脉瘀阻,使得脑络血脉受阻,脑神不宁。故在中风后遗症的调摄中,灵活运用活血通络法也是至关重要的。
●温阳活血为用
中风后遗症常见的症状有偏瘫(偏风、偏枯)、口眼歪斜(口僻)、语言不利(风喑、风哑)、吞咽困难(风噎)、肢体麻木(中风偏麻)、癫痫样抽搐发作(风癫、风痉)、记忆障碍等等。其中偏瘫乃中风后遗症最常见的症状。中医认为风痰流窜经络,血脉痹阻,经络不畅,气不能行,血不能濡,致使肢体瘫痪。临床上常见中风后偏侧患肢肢体不温,麻木肿胀等症状,刘祖贻认为此为阳虚不摄,寒凝于外的表现。阳失温煦,虚寒内生,津液不化,水湿停留,浸淫筋脉,筋脉失养,故见肢体肿胀,筋脉挛急。
对于脑出血型中风后遗症,脑出血之血为“离经之血”,大凡离经之血,皆可瘀阻脉络,正如清·唐宗海《血证论》所云“既是离经之血,虽是清血鲜血,亦是瘀血。”瘀血不除,脑络受阻,血不循经,渗于脉外,又可致新的出血。在治疗此类中风后遗症时也常使用温阳活血法,阳气温煦,升发有力,推瘀生新。在用药上常加用黄芪补气升阳,巴戟天、淫羊藿等填精补髓,配合水蛭等虫类药破血逐瘀,临床效果佳。
辨治要点
●以阴阳平和为度
本病患者多以半身不遂,活动障碍,言语欠流利,伴或不伴有情绪低落,记忆力下降,肢体不温,失用无力等虚象,表现为主诉,具备以上典型临床表现者,按上法上方辨治即可。但中风患者病程较长,可出现阴阳两虚,亦或阴虚为主、阳虚为主。若偏于阳虚,则多见手足不温,背寒,舌胖苔白厚或白腻;若偏于阴虚,则见口干便结,舌红少苔等症。故在临床应用时,需辨明寒热阴阳偏胜,用药酌情加重温阳或滋阴之力,以平和为度,不宜过于刚燥或阴柔,以防阴阳失调。
●不忘顾护脾胃
在中风后遗症期治疗过程中,胃气的存亡对病情的转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黄帝内经》云:“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注意患者情绪管理
中风后遗症患者往往勉强跛行拖步,生活较难自理,甚至需长期卧床,致压疮产生;患者在长久病痛的折磨下,常有情绪低落或敏感自卑,出现表情淡漠、不思饮食、腹胀便秘、心烦易怒等症。《丹溪心法》曾指出:“郁而生热……结郁于脾胃而痛。”
典型医案
王某,男,时年54岁,患者于年12月,突发左侧肢体活动不利,口角歪斜,医院就诊,诊断为脑出血,予相关对症支持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和用药不详),病情好转后出院。后一直医院行康复治疗,效果不佳,多方打听后找到医院专家的宋大夫,初诊见神疲乏力,畏寒,左侧肢体活动障碍,纳差,寐一般,二便尚调。舌淡,苔白腻,脉细。查体血压:/86mmHg,形体偏瘦,左上肢肌力3级,手指屈伸不利,对指不能,左侧肢体肿胀,左下肢肌力3级,行走迟缓。
二诊:病史同前,患者诉饥饿时感神疲乏力,休息后好转,纳增,口中清爽,寐可,二便尚调。舌淡,苔白腻,脉细。血压为/80mmHg,左上肢手指关节活动较前灵活,肿胀减轻,左下肢肌力增,活动时间增长。
三诊:病史同前,患者精神好转,偶有饥饿时觉头昏胀乏力,左肩关节疼痛,纳寐可,二便调。舌淡红,苔稍黄腻,脉细。血压:/78mmHg,行动迟缓,拄拐行走,下肢肌力增,能锻炼行走多米,左手指关节活动较前灵活,不自觉中,可以伸直,稍肿胀。
四诊:病史同前,患者精神佳,无头晕头痛,口干,纳寐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黄腻,脉弱。血压:/75mmHg,左手指关节被动活动较前灵活,仍左侧肢体活动障碍,肌力减退,下肢肌力增加,3+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