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作性眩晕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以案说医罗陆一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
TUhjnbcbe - 2024/8/26 17:31:00


  


  


  ▲罗陆一广东省名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


  


  邹某某,女性,45岁,年6月3日初诊。


  发病过程:患者心悸、胸闷、眩晕五年,近一周加重,失眠、忧虑重重、身倦乏力,腹胀、纳呆,耳鸣、四肢麻木。


  


  刻诊:体质虚胖,面色萎黄少华,山根低平,面部黄褐斑,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稀溏。


  辅助检查:动态心电图:心率每分钟56次,最慢心率38次/分,总心搏数次/24h。舌质淡胖舌苔白、舌边齿印深,脉迟、细,脉律不齐。


  


  中医诊断:胸痹,心悸。


  西医诊断: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证属:证属少阴病,心阳不振,肾阳不足,寒凝经络。


  治法:治以补益心肾,温阳通络,活血化瘀。


  处方:拟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


  麻黄15克,制附子30克(先煎),细辛15克,羌活15克,独活15克,防风15克,桂枝30克,远志10克,石菖蒲15克,当归15克,川芎30克,熟地10克,煅龙骨50克(先煎),煅牡蛎50克(先煎),杜仲30克,怀牛膝5克,共14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年6月20日


  患者经服上药后心悸、眩晕、肢体麻木好转,睡眠质量佳,畏寒痞满、大便稀溏等症状明显好转。


  动态心电图检查提示:窦性心动过缓,平均心率65次/分,最慢46次/分,总心搏数次/24h。


  处方:紫河车30克,鹿角胶10克(烊化冲服),桂枝20克,制附子20克(先煎),熟地20克,白芍15克,巴戟天20克,仙茅15克,仙灵脾10克,细辛15克,麻黄15克,炙甘草10克,红参10克,继服28剂。


  三诊:


  当年9月患者来告,心悸、胸闷、眩晕、畏寒怕冷等症消失,24小时心电图提示:平均心率72次,最慢心率55次。


  


  辨证思路:本例患者为冠心病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基本病机为少阴心肾阳气亏虚,阴寒凝结,但具体的发病病机又较为复杂,察其体质虚胖,面色萎黄少华,山根低平,即可由先天禀赋不足,又可由后天多病变多因素综合作用导致阳虚寒凝、血脉不畅而致,患者脉细、脉律不齐,眩晕,心悸胸闷诸症,当属少阴心经病,乃心阳不振,肾阳不足气化无权,气血虚寒,以致心血不足气血无力相接而引起。证属麻黄附子细辛汤方,《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条:“少阴病,始得之,方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麻黄附子细辛汤辛通阳气,温化寒凝;方中麻黄辛温解表、开泄皮毛,制附子辛热温里、回阳救逆,君臣相辅相成,逐邪达表;细辛性善走窜,佐麻黄、附子振奋阳气、疏通血脉;加羌活、独活祛风胜湿;防风、桂枝通阳解表;远志、石菖蒲化湿开窍,当归、川芎、熟地活血养血通络,煅龙骨、煅牡蛎镇静安神、收敛固涩,杜仲、怀牛膝壮腰健肾。


  诊治经验:罗主任认为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不必拘泥于表寒里寒证,若有寒凝瘀滞之证即可用之,实证可用、虚证配伍益气温阳之品亦可用之,可谓对心经、肾经、肺经寒证皆获良效,二诊时,患者诸症好转,由初诊方加减紫河车、鹿角胶温肾阳助心阳。紫河车与鹿角胶皆为血肉有情之品,益气养血,共凑补益先天之功,从而使患者提升心率,病窦得解。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计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计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本案编写:陈宇光杨智明)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1
查看完整版本: 以案说医罗陆一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