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这个词近些年频繁出现在社会新闻,无论是沉迷游戏的年轻人,还是奔波劳累的中年人,抑或是安享晚年的老年人,都逃不过这个词的阴影。据统计,我国每年有万例猝死,其中心源性猝死占比超过70%。
猝死来势凶猛,*金抢救时间只有4-6分钟
一旦发生心源性猝死,如果数分钟内得不到有效抢救,那存活的几率就会很低。有研究显示,一般心源性猝死的最佳*金抢救时间在4-6分钟,心室颤动或心脏停搏发生3秒钟后,人就会因脑缺氧而感到头晕;10-20秒后,就会出现意识丧失;如果在6分钟内得不到抢救,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病人随即进入生物死亡阶段,生还希望极为渺茫。
情绪激动、过度劳累、压力过大都会诱发心脏疾病甚至猝死
心源性猝死是由心血管疾病发病引起的突然自然死亡,其中冠心病的比例超过70%。健康人的心脏跳动像钟摆一样有规律,每分钟60-次左右。当心脏疾病导致心跳太慢或太快,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从事过强的体力及脑力活动,就可能诱发心肌梗死。
猝死人群年轻化,这些坏习惯在吞噬生命
近两年,20几岁年轻人通宵打游戏猝死的新闻屡见不鲜,还有加班猝死、写论文猝死等等,每个人身边都有类似的案例。现代生活节奏快,不少人面临学业、事业等精神压力,长期久坐于电脑面前,缺乏运动,身体健康本就面临威胁,熬夜、饮食不健康等坏习惯更是雪上加霜。
经常熬夜会造成人体的正常生理周期混乱,降低人体的抵抗力。长期熬夜还会导致心脏跳动的节律发生紊乱,危害生命。吃饭时间不规律、暴饮暴食或节食、喝酒应酬,这些不良饮食习惯都在直接或间接影响心脏健康。
警惕这几个猝死前的身体征兆,把握生命
疼痛反应是猝死的发病征兆中,最易被我们抓住和感知的信号。当感到胸部出现剧烈、紧缩、压榨性的疼痛,且感到透不过气时,就要提高警惕。冠心病的典型表现就是胸痛,一般发生在胸骨后方,出现这类情况时需多加注意。
如果身体出现了肢体麻木,这也是脑血栓以及脑出血典型的征兆,如果不及时的进行干预,一旦出现大量脑出血,就会马上猝死。一些生活压力大的人,日常情绪比较紧张,也很容易发生猝死。如果这时候身体大量出汗,例如头皮、手心等等,应该引起注意,这可能是心脏疾病发作前的一个信号。
30岁以上的人群应该每年进行至少一次体检,当心脏出现不适时,医院检查。
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为身边人的生命多争取一分希望
一旦患者发生猝死,生还的希望往往把握在周围人的手中。掌握心肺复苏的方法,关键时刻也许你能拯救生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