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扁平疣医治医院 http://m.39.net/disease/a_8598872.html03:00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李金珊杜虹晓济南报道
凌厉的眼神、挺直的身板、走起路来犹如一阵疾风掠过……
在山东省京剧院的排练厅,33岁的京剧演员宋柏珑正在排练《挑滑车》,动作干净利落、开打勇猛。宋柏珑是山东省京剧院的武生演员,现在已经是剧院里的“台柱子”,曾获得过山东省京剧优秀青年演员折子戏展演金奖、CCTV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武生组银奖等多个奖项。他主演的《八大锤》作为入选剧目参加过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武戏折子戏演出。排练结束后,宋柏珑接受了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的专访。
10岁学京剧开始每天要踢腿23年坚持练功从未停歇
宋柏珑告诉记者,他因为从小身体比较瘦弱,6岁时被父母送到了武术学校,父母想让他练习武术来强身健体。四年级时山东省戏曲学校的老师们来武术学校挑选学生,因对学生的身材和嗓音等都有要求,当年的选拔考试一共选走两人,凭借着自身优势,宋柏珑成为了其中之一。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他直言自己当时都不知道京剧是什么,就是这样的“阴差阳错”让10岁的宋柏珑和京剧结了缘。
学习京剧进校都是先学文戏,宋柏珑被分在了老生课堂,学习了半年文戏,感觉对文戏兴趣不大,他说自己不喜欢站着不动地唱,更喜欢动。后来第二学期他被分到了武生课堂,学了不到一个月他就彻底爱上了京剧,因为学武生和以前练武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刀枪剑戟全都能摸得着,而且他觉得京剧比武术更有意思,京剧不仅有动作,还有身段、有表演,京剧里的故事也很吸引人,这让他对京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京剧的练功自然是枯燥难熬的。宋柏珑说最枯燥的就是练腿功,每天需要吊腿,一条腿吊半小时,吊完腿还要扳腿。舞台上一般是三起三落,台下练功的时候,每天得练至少三十起三十落,还要练习踢腿,每天踢腿。他的老师要求他原地不动掐腰踢腿,不能上步踢腿,原地踢腿的难度更大,完成起来更辛苦。“刚开始踢完腿要接近两个小时,踢到腿的时候腿已经酸的不行了,浑身酸疼使不上劲,第二天爬不起来了。但通过不断练习,踢完腿也没什么感觉了,踢得最快的时候40分钟踢腿,平均5分钟踢腿。”宋柏珑说,这种常人无法想象的练习强度,对于他来说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京剧圈有句老话说,“一日不练自己知道,两日不练老师知道,三日不练观众知道。”武生演员对自己的要求往往更加严格。宋柏珑说:“23年坚持每天练功,在学校时周末排练厅没开门,我就从窗户里爬进去练功。老师们都说我长在排练厅里了,一天不练功就觉得少一件事没有做,干什么都不自在”。
京剧已成为刻在骨子里、流在血液里的东西了
让宋柏珑印象最深的一场舞台表演是年参加的CCTV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的彩排。虽然是彩排,但评委也都全员到齐,不打分,但会对演员们有个印象分,对于演员们来说这场彩排也是非常重要的,评委离演员距离很近,演员们可以观察到评委们观看表演时的表情,这让年轻的宋柏珑感到很紧张。“这次表演的戏目是《八大锤》,从导板到收尾自己大脑一片空白了,不知道是怎么下台的。”宋柏珑说,下台后,领导和同事对自己的评价都不错,但自己脑子里还是一片空白,在舞台上的走位和动作都不记得了。
宋柏珑告诉记者,他从9年进入山东省京剧院以来,每年至少有80多场下乡演出,《八大锤》能演到50场左右。除了演出以外,他自己每天还要把《八大锤》排练两遍,入团时他就知道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四年一届,他也给自己立下了目标,希望能冲入决赛。多年下来,演出加上排练,单就这一个戏目他就演了两千多遍。正是这种日复一日地刻苦练习,才让他在舞台上大脑空白的时候,凭着肌肉的记忆把整个戏顺利完成下来,不知不觉间京剧已成为他刻在骨子里、流在血液里的东西了。
宋柏珑的舞台表现很“稳”,得益于他从小练习的腿功,舞台上每走一步都犹如脚下生了根。除了腿功出色,他还有一副好嗓子,这对于武生来说是极为难得的。《挑滑车》和《长坂坡》都是武生长靠戏的扛鼎之作。年山东省京剧院复排的京剧经典大戏《长坂坡》,宋柏珑一人分饰赵云、关羽两角。一场戏中同时演活两个角色难度极大。而且两个角色的转换要在六分钟之内完成,服装要从里换到外,要重新化妆、勾脸,两个角色两种性格、两种气质,对演员是很大的挑战。宋柏珑把这两个角色塑造得都很成功。前面的白面武生赵云以情带戏、英姿勃勃,后面的红脸圣人关羽凝重威武、神闲气定,充分展示出他的功力和表演水平。
华丽的背后是艰辛希望年轻人走进剧场
很多人觉得京剧的扮相华美靓丽,但其实演员穿戴着这些服饰和行头非常不容易,还要承受着疼痛和重量去进入角色。单单是佩戴头饰前的“勒头”,就让常人无法承受。“勒头”是京剧行话术语,属于京剧中的一种化妆手法,是用布带子把头勒紧,吊起眼梢和眉梢,看起来的效果是两只眉毛斜飞上去,眼角高高吊起,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剧中人物的“精气神”和更好地塑造角色。宋柏珑告诉记者,“勒头”就好比是给人头上带个“紧箍”,时间长了容易造成大脑供血不足,让人感到眩晕恶心想吐。
记者第一次见到宋柏珑时,他正和同事们排练《挑滑车》。穿着“厚底鞋”和“大靠”(靠是指京剧里武将所通用的行头)排练的他尤为引人注目。当谈及为何平时训练都要穿着“行头”时,宋柏珑告诉记者,这是他从小养成的习惯,排练时能“走”出来的东西,包括服装、走位等等,就一定会“走”出来。虽然每天在排练时穿着“厚底鞋”和“大靠”会很重、很辛苦,但是自己的身体也会更熟悉这种感觉,真正上台时才会表现得更加游刃有余。同时,这也是对其它演员的一种尊重。
三月份的济南,天气还有些凉,穿着“大靠”排练完的宋柏珑,衣服全部都被汗水浸湿了,脸上的汗水也顺着脸颊吧嗒吧嗒地往下掉。“这个汗不用擦,也擦不干,平时排练完这汗得40分钟才能消下去,要是有演出,精神兴奋,得2个小时汗才能止住。”宋柏珑说。京剧演员舞台上的风光无限,是因为背后经历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宋柏珑告诉记者,很多人以为现在京剧的观众群体还是以老年人为主,但事实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走进了剧场。他自信地说,只要年轻人能走进剧场,京剧演员们就能把他们留住,因为他们真正来欣赏京剧,就会发现京剧里的故事非常有意思,很吸引人,这都是京剧前辈们给我们留下的瑰宝。唱念做打是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同时也是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京剧的唱不是大家以为的“咿咿呀呀”,唱有各种唱法,分慢板和快板,慢板很慢,但是节奏感很强,快板很快,有些比现在流行的rap还要快;京剧的念有时比说相声的贯口还要快;京剧的做,也就是表演,可能比影视剧还要精彩;京剧的打比武术还要激烈。
现在山东省京剧院已经有一批固定的“粉丝”,有些人会固定买同一个座位,可见他们对京剧的喜爱。宋柏珑希望更多的年轻观众走进剧场,加入戏迷的大家庭,来感受京剧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