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是常见的脑系病证之一,因其发病年龄不等,病因复杂,西医有时也难以明断。
中医认为头之晕者,以肝阳上亢充血上脑而不复者居多,临床多用平肝降逆之法调治,但困于痰饮、血痹致晕者也不乏其人,其论治之法与平肝之理南辕北辙,不可不知。
我就曾经接诊过一个男性患者,才56岁,今年3月4日初诊。
主诉:患者半个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伴心悸胸闷,发作时头不可摇,眼不能睁,天旋地转,在家自服倍他司汀后可稍缓解,反复发作,痛苦异常!实在是受不了了。
他害怕自己万一是椎动脉供血不足,所以就来到了我院门诊。
刻下症:头晕,站立不稳,肢体沉重,晨起恶心,痰色白量多,不能久视物,常太息不能自已,偶胸闷心悸,腹胀走窜,纳食无味,口干、不欲饮,大便黏腻不爽,小便正常,舌淡、苔白腻,脉弦滑。
中医诊断:眩晕;痰饮内阻证。
治以温阳化饮、理气健脾,拟苓桂术甘汤加减。组成:茯苓、桂枝、清半夏、陈皮、麸炒白术、泽泻、石菖蒲、*芪、山药、柴胡、枳壳、炙甘草,7剂。
4月13日二诊:患者独自前来就诊,诉服药5剂后痰明显减少,已能独自站立;7剂后眩晕大减,故独自来诊。查看舌面腻苔已退,只有中间遗留少许白苔,遂减陈皮、去泽泻,加当归、余同前方,继投14剂以维持疗效。随访3个月未复发。
其实大家想一想:患者年逾五十,脏腑已衰。
如果饮食不节或外感寒邪则易伤及脾胃,脾胃位居中焦,权司升清降浊之功,又主运化水液,若其升降失调,则精微物质不能上承于脑,致髓海空虚。
《灵枢·卫气》载:“上虚则眩。”故患者可见眩晕。脾虚运化无力则津液不能正常疏布流通,聚为痰饮,饮秽痰邪又随气走动,流于四肢则腿脚肿胀发沉,灌注脑窍则枢机失利,脑转耳鸣,内停胃肠则恶心欲吐,食欲不振,上乘心肺则心悸胸闷。
纵观全方,重用甘淡茯苓为君,健脾宁心、渗湿化饮,其性先升后降,使浊阴从下以消解,载气上行补心肺,至此痰饮可消,心悸可除。
以甘辛性温桂枝为臣,通阳化气、平冲降逆,《本草纲目》载桂枝“可抑肝气,扶脾土”,其辛可走,甘能补,可内可外,少火生气,为调气机养元气之要药。茯苓、桂枝相合,前者利水,后者温阳,阴水得阳以化,又助行气利水。
白术虽佐,但其归脾胃经,补气健脾之力诸药莫及,古法多用厚土炒之,健脾之效益彰。茯苓、白术配伍,又为健胃运脾的常用组合,一升一降调理脾胃气机,气机调畅则病秽易散,痰无以生。
桂枝、白术相得,增强温阳健脾之功。
炙甘草为使,一可合桂枝以辛甘化阳,补中阳之力;二可合白术益气健脾,补土以制水;三调和诸药。泽泻助茯苓利湿。
半夏、陈皮辛温苦燥,增强理气健脾之功,半夏走阳明而下行入胃,开化寒痰。
枳壳、柴胡调畅气机,气顺则痰消。
*芪一者可增补中气以防陈皮、枳实梳理过度,二者可使气行有源。山药通补肺、脾、肾,肺气充沛则水道通,肾气足则寒饮化。石菖蒲开窍化痰,醒神益智,清利脑目。二诊时患者症状改善,减陈皮、加当归、去泽泻,人年老以防温燥泻痢太过,伤及真阴,再加当归补血,使气生有源,上药齐奏则阴水痰浊得除,脾胃升降相得,眩晕自愈。
眩晕是自觉平衡丧失,出现眼花、视物颠倒,甚至昏厥等症状的一类疾病,中医多从风、火、痰、瘀、虚论治。
若病久不愈再伤脾胃,可致痰饮横生,精血乏源,而痰又可生热,血虚又引风内动,如此虚实夹杂,风痰相乘,眩晕更甚。治疗当以温运脾胃、理气化痰为主,切不可过用温燥,伤及津液。
提示:文中药方,需要中医辨证用药。
今天的分享你看完了吗?欢迎分享和转发给更多需要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