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治疗白癜风最专业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记者
梁宙实习生梁颖欣吴奇编辑
曹林华1
经历两天的严寒后,北京的气温稍微回升了一些。78岁的张慧来到中国传媒大学的银杏大道上捡银杏果。这对她来说是一种乐趣,拾起、剥皮、装袋,不一会儿,就装满一袋银杏果。
张慧是一名大学退休教师,满头银发,双目炯炯有神。退休以后,虽然孩子不在身边,张慧和周围的同龄人相处得还算融洽,曾以为自己融入社会不存在问题。
直到今年疫情爆发以后,她想进入超市被要求出示“健康宝”,因为不会操作被拒,最后无奈离去,让她觉得“遭受到第一次伤害”。
今年11月,张慧的一次急诊经历,更让她真切感受到自己被社会科技边缘化。那天,她拖着被疾病折磨的身体,等不到出租车,只好请求身边的人帮忙叫网约车,不懂扫码支付,医院工作人员收现金,她像一个无助的孩子。
目前,中国仍有1.57亿60岁以上的老年人没有“触网”。“数字革命”的步伐急速向前,“慢速度”的老年人与社会科技的距离被逐渐拉大。在互联网+时代,摆在数以亿计的老年人面前的,不仅是他们的社交困局,也是一道有待打破的“数字鸿沟”。
一次急诊经历
张慧的退休生活过得很清闲。平时,儿子和儿媳妇住在北郊,她和老伴居住在学校里。老伴的年纪比她大,照她的话说,“老伴比她还糊涂”。
11月的一个深夜,张慧突然感觉耳朵不舒服,一直想呕吐。直到第二天下午,症状并没有消退。医院看病,那种感觉就像“有人拿着一根绳子拴着脑袋抡”。她和老伴相互搀扶着,踉踉跄跄走到学校门口。
医院离学校不算远,不到20分钟车程。路上车流不息,张慧和老伴在校门口却没有等到出租车。一些出租车、私家车在校门前停下,都是有人预约好的,张慧一下子不知所措。
拖着疲软的身体,张慧感觉到自己快支持不下去了。她和老伴都不会在网上叫车,想起以前曾找过校门口的保安帮忙叫网约车,于是她强撑着找到保安,把自己的手机递过去,通过保安的帮忙,叫来一辆网约车,医院。
医院,张慧急忙去挂号,此时又发生一件让她感到更无助的事情——医院的挂号处不收现金。“全都是扫码,或者刷卡支付。”
“去到那之后,又得用手机。”张慧回忆称,当时挂急诊号的人很多,大家都很着急,医院工作人员也一直问她,“卡上有没有钱?”她隐约记得卡上有一点钱,但不知道放在手机里的什么软件,也不懂得如何支付,老伴更不会知道。
突发疾病后,张慧一点东西也没吃,此时她的身体已经疲惫到了极限。“谢谢你,你就原谅我,让我给你现金吧。”她几乎用接近恳求的语气和现场的工作人员说。因为挂号处不收现金,也没有找零,张慧递过去一张一百元的现金,这才挂上号。
张慧看完病才知道,那天夜里自己患的突发疾病是“耳石症”。耳石症会导致患者眩晕以及伴发的恶心、呕吐等症状,尤其是老年患者容易导致身体失去平衡,跌倒损伤。
想起这次急诊经历,张慧仍心有余悸。生病的时候,她并没有告诉儿子、儿媳妇。“他们平时回家一趟也需要一两个小时,如果遇上堵车来回需要4个多小时,比上班还累,而且他们还要上班。即使把孩子叫回来,其实也没用。”她不忍心看着儿子、儿媳妇这么累。
这次急诊经历,让张慧不得不重新审视智能手机和互联网对老年人生活的影响。在过去,张慧最害怕的就是用手机扫码支付,觉得容易上当受骗。“我要一摁错了,那就说不清楚了。”有一次,她的手机屏幕里不断出现信息提醒“手机中*”,她就慌了,将手机里的东西乱删一通。
“现代化科技本来是好东西,可是没有顾及40年代出生的人,给我们增加很多困难,我们没有快速掌握现代技术的能力。”张慧说,她身边的不少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比她更差,老年人不是不学习,而是真的老了。
老年人在学习智能手机。图片来源:梁颖欣/摄互联网时代为社会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但在很多老年人眼中却遥不可及,张慧只是其中的一员。
近几个月,我国多地相继出现老年人因为没有智能手机导致出行、办事遇阻的事件。如今年8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位老人因没有手机,不能扫龙江健康码,遭到公交司机拒载和乘客轰撵;11月,湖北省宜昌市一位老人独自冒雨交医保却被告知不收现金。每次类似事件被媒体报道后,都刺痛着无数网友的心。
张慧也曾想过改变这种状况,她一有时间就学习如何使用智能手机,学会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