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作性眩晕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后循环缺血性头晕眩晕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 [复制链接]

1#

临床护理

Clinicalnursing

后循环缺血性头晕/眩晕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情绪释放治疗联合正性心理暗示的护理效果

[1]王海玲,王玉琳.后循环缺血性头晕/眩晕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情绪释放治疗联合正性心理暗示的护理效果[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38(12):-.

摘要

目的

探讨后循环缺血性头晕/眩晕患者的危险因素及情绪释放治疗联合正性心理暗示的护理效果。

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年1月至年8医院就诊的头晕/眩晕疾病患者例患者,其中确诊为后循环缺血性头晕/眩晕患者例为后循环组,非后循环缺血性头晕/眩晕患者例为非后循环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将例后循环缺血性头晕/眩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76例和观察组7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情绪释放治疗联合正性心理暗示护理,均干预至患者出院。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头晕/眩晕的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眩晕对患者影响、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治疗依从性;比较干预后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结果

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OR=2.,95%CI1.~6.)、年龄≥60岁(OR=2.,95%CI1.~4.)、存在高血压(OR=3.,95%CI1.~6.)、糖尿病(OR=2.,95%CI1.~3.)、吸烟(OR=2.,95%CI1.~4.)、既往存在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史(OR=2.,95%CI1.~5.)、既往存在心血管病史(OR=2.,95%CI1.~4.)是后循环缺血性头晕/眩晕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头晕/眩晕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分别为(1.26±0.34)次/月、(4.16±1.02)min,均短于对照组的(3.18±0.95)次/月、(6.43±1.1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69、12.74,均P<0.05);观察组的眩晕障碍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12.27±3.34)、(37.35±3.62)、(38.13±3.2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8.35±4.61)、(44.19±3.14)、(43.25±3.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5、12.48、10.05,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评分分别为(6.77±0.52)、(87.06±3.12)分,高于对照组的(5.34±0.37)、(79.14±4.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58、13.09,均P<0.05)。

结论

男性、年龄≥60岁、存在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既往存在卒中或TIA史、既往存在心血管病史是后循环缺血性头晕/眩晕的独立危险因素。情绪释放治疗联合正性心理暗示的护理能有效改善后循环缺血性头晕/眩晕患者发作情况,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后循环缺血性头晕_眩晕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情绪释放治疗联合正性心理暗示的护理效果.pdf

点击蓝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