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作性眩晕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日常生活篇重视短暂性肢体麻木 [复制链接]

1#

点击虞中护理星标我们

你是否有以下症状

久坐手脚发麻

久蹲腿脚发麻

真的是运动少的原因吗?

真的只是和年龄有关系吗?

老王是单位有名的运动健将,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上也出现了一些小问题。上班坐久了容易手脚发麻,上厕所蹲久了腿脚也特别容易发麻,老王并不在意,纯粹当成是年纪大了的原因。单位组织体检时老王把这个情况和医生说了,医生听后,劝说说这个情况不能小视,或许是某种疾病的前兆,吓得老王赶紧去做了更详细的检查。

众所周知,中风是引发残疾的常见疾病,医学术语也叫脑卒中,是造成人类死亡的第三位疾病,其中以脑梗死所占的比例最大。说到脑梗死,人们常常想到的是偏瘫、口眼歪斜、言语含糊等。然而,令人谈之色变的脑梗死也是有“预警”的,那便是——TIA。

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它可以称作是在24h内自发缓解的“脑梗演练”,但是,脑是人类最复杂精密的器官,因此TIA和脑梗的表现并非像人们常见的那样单一。

脑的血供

脑的血供分为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颈内动脉系统供应大脑半球前2/3和部分间脑,如果出现问题,可能会引起肢体瘫痪或乏力、面瘫和舌瘫,视觉障碍、失语和失用,空间定向障碍。椎-基底动脉系统则供应大脑半球后1/3及部分间脑、脑干和小脑,供血不足可能会引起视觉异常、眩晕,和生命体征的异常。

敲重点

关于TAI

TIA具有可逆性,发作一次之后,可自行好转,往往患者去看医生时,症状已经不存在了,且影像学检查也无任何责任病灶,在诊断时主要依靠病史以及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果在发病时不能正确识别TIA表现,将会给诊疗带来难度。所以,TIA的自我识别尤为重要。

TIA患者多伴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或高脂血症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发病突然,历时短暂,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不遗留后遗症。依据微栓塞部位及临床症状的不同可以划分为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TIA。

TIA之

颈内动脉系统

发作时可出现有一过性单眼黑矇、甚至失明,发作性偏身瘫痪或单肢瘫痪,发作性偏身感觉障碍或单肢感觉障碍等表现,轻症患者可仅表现为步态异常、手指精细动作差(如:扣扣子、写字、系鞋带)和(或)肢体感觉丧失/麻木、手套、袜套样感觉等。如为主侧半球受累还可出现一过性失语,如言语不能、无法理解文字、无法听懂语言、无法命名物品等。

TIA之

椎基底动脉系统

最常见的表现为发作性眩晕、平衡障碍、眼球运动异常、复视和耳鸣。可有单侧或双侧面部、口周麻木,嘴角歪斜,单独出现或有对侧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呈典型或不典型脑干缺血综合征。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吞咽困难、心率、血压的突然改变、猝倒等表现。当出现以上症状,请不要轻视,尤其是“三高”患者,一定要予以重视,这是身体给您敲响的警钟,请尽快就医!如果您既往有以上症状,且反复发作,自行缓解,那么很可能是经历了TIA,及时就医,及时诊断,及时治疗。

TIA发生后,由于快速恢复血供,所以往往不会留下后遗症,但是,也有部分TIA会进展为脑梗死。研究表明,发生TIA后7天内脑梗的风险为4-10%,尤其是症状缓解较慢的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概率更大。

预防为主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请一定不要忽视,一旦出现,请尽早就医治疗,防止脑梗死的发生。如未发生,及早识别危险因素、做好TIA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作息规律、积极运动、合理膳食、血压管理、良好心态、定期体检。

供稿:六病区

编辑:karen

审核:六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