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症(vertigo)是指患者在多种因素(如存在前庭病变、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等)的影响下出现空间定位障碍,致使其产生位置性或运动性错觉的一种病症。此病具有发病急、易反复发作等特点。眩晕症患者在发病时可出现视物旋转的症状,部分患者还可发生恶心呕吐。目前临床上治疗眩晕症的方案较多,但患者的疗效不一。本文主要是研究用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的效果。
资料及方法
基线资料:选择年1月至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2例眩晕症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排除患有颅内肿瘤、不愿参与本研究、对天麻素注射液或倍他司汀过敏的患者。将这些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GIB组(n=31)与BT组(n=31)。GIB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1.42±10.23)岁,其平均病程为(2.14±0.24)个月。其中,男女分别有14例(占45.16%)和17例(占54.84%);因发生脑血管痉挛、急性迷路炎、前庭神经元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及其他原因而导致眩晕的患者分别有10例(占32.26%)、5例(占16.13%)、7例(占22.58%)、4例(占12.9%)和5例(占16.13%)。BT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1.65±10.02)岁,其平均病程为(2.02±0.31)个月。其中,男女分别有15例(占48.39%)和16例(占51.61%);因发生脑血管痉挛、急性迷路炎、前庭神经元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及其他原因而导致眩晕的患者分别有11例(占35.48%)、4例(占12.9%)、8例(占25.81%)、3例(占9.68%)和5例(占16.13%)。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相比,P>0.05。
方法:在两组患者入院后,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血管扩张剂、维生素C、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及维生素B6等药物对其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用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由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对BT组患者进行治疗,其用法是:静脉滴注,每次用药ml,每天用药1次。用天麻素注射液联合用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其用法与BT组患者相同)对GIB组患者进行治疗。天麻素注射液〔由昆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用法是:静脉滴注,每次用药0.6g,每天用药1次。两组患者均用药1周。
疗效判定标准与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用显效、有效和无效评估其疗效)及用药后其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显效:治疗后,患者发病的次数明显减少,其发病时的视物旋转、恶心呕吐等症状明显减轻。有效:治疗后,患者发病的次数有所减少,其发病时的视物旋转、恶心呕吐等症状有所减轻。无效:治疗后,患者发病的次数未减少,其发病时的视物旋转、恶心呕吐等症状未减轻。
统计学方法:用SPSS20.0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GIB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77%,其中治疗效果为无效、有效和显效的患者分别有1例、11例和19例;BT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4.19%,其中治疗效果为无效、有效和显效的患者分别有8例、8例和15例。与BT组患者相比,GIB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P<0.05。详见表1。
用药后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用药后,BT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6.13%,其中发生心悸、口干、胃肠道反应和皮肤瘙痒的患者分别有1例、1例、1例和2例;GIB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2.9%,其中发生口干和胃肠道反应的患者各有2例。用药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P>0.05。详见表2。
讨论
眩晕症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引起眩晕症的原因较多,如患者发生脑血管痉挛、急性迷路炎、前庭神经元炎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目前,临床上对眩晕症患者主要是进行药物治疗。倍他司汀是一种组胺H3受体拮抗剂。此药的药理作用有:1)可扩张毛细血管、脑血管和心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心脑血管及外周血管的血流量。2)可松弛内耳的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增加耳蜗和前庭的血流量,缓解内耳性眩晕、耳鸣和耳闭感。3)可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促进细胞外液的吸收。4)可降低动脉压、抑制由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凝集。天麻素注射液主要成分为天麻素,其化学名称为:4-羟甲基苯-β-D-吡喃葡萄糖苷半水合物。此药具有扩张血管、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及镇静等作用。近年来,临床上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神经衰弱、血管神经性头痛、梅尼埃病、药性眩晕、外伤性眩晕、突发性耳聋、前庭神经元炎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疾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用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对眩晕症患者进行治疗能显著改善其病情,且用药的安全性较高。
来源:当代医药论丛,年第18卷第12期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