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作性眩晕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人才助力乡村振兴代方明心系责任做医者情系 [复制链接]

1#

爱岗敬业尽显党员风范

他热爱本职工作,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苦练过硬的基本功,全面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创新开展工作......他就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代方明。

年,他临危受命,勇挑全县健康脱贫工作重担,以“白+黑”“五+二”的工作模式和不怕苦、不怕累的劲头,身先士卒、统筹协调,创新方式方法、提高综合能力,细心梳理业务、理清工作思路,在很短时间内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他先后主持建立起因病致贫贫困户个人档案余份,创新建立医疗对口帮扶、大病救治帮扶、服务保障帮扶、精准结对帮扶“四大帮扶体系”,建立常态对深度贫困村帮扶、特慢性病办理及协助残疾鉴定等帮扶措施。力促组建县内医疗专家团队10余个先后到沙子坡镇、缠溪镇、杨柳镇、杉树镇、新寨镇及峨岭街道等乡镇共80余个村队进行免费义诊、慢性病证办理及残疾鉴定,义诊共计人次,慢性病证办理共计人次,协助残疾鉴定共计41人次。在他的引导下,协助贫困人口住院、门诊、特殊慢病共享受各类健康扶贫政策补偿金额共计余万元,贫困户的住院报销比例达到了90%以上,有效减轻了贫困人员的就医负担。

面对“新冠肺炎”等传染病暴发疫情时,作为一名医务人员,他知道自己肩负着党和国家交给的光荣使命,义不容辞地挑起了阻击疫魔的大梁。为此他抓紧时间,忘我地投入到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多次组织对本院医务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及个体诊所等进行培训,使他们尽快掌握传染病有关知识,熟练地承担传染病防治工作任务;他强化应急物资、防护用品储备,为科学有效地防控和处置工作打下了基础。

在同“新冠肺炎”等传染病战斗的过程中,在最困难的时刻,在最危险的地方,他处处发挥一个共产党员的情操,把危险带给了自己,把安全留给了别人。年1月25日(除夕晚上)凌晨02点30分,他接到“新冠肺炎专家组”通知到印江高速公路出口处接外医院,当时个人防护用品因紧张没有到位,为了减少其他同志接触病人,他主动要求去开展流行病调查及诊治,一直忙到凌晨6点。

刻苦学习勇做技术尖兵

技术水平是做好工作的坚强后盾,没有技术就谈不上为人民服务,于是代方明坚持刻苦学习。

从参加工作开始,他就一直在疾病预网防控制第一线工作。每当传染病疯狂地肆虐广大群众健康与生命财产时,他都感悟到医务工作者肩上的重任,进而在实践中既注重锤炼思想,又钻研防疫防病及临床各项技能。他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和加强业务知识学习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政治坚定,业务熟练,医德高尚的医务工作者。对抗击“新冠肺炎”等新发传染病,他坚持“科学防治”的指导思想,查阅了大量资料,在实践中边干边学,边学边干,用最新防治知识来武装自己,先后制定了我县“新冠肺炎”等传染病防治预案,为我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管理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年,在医院“甲秀之光”学术访问期间,攻读大量的专业书籍,了解疾病发展的新动态,把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不断总结经验,显著提升了抢救成功率和诊治能力,填补了我县急性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静脉溶栓和内科重症方面的空白,在内科系统方面让人民群众更加就近就医,有效缓解了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同时申报了省级中医脑病重点专科,并于年9月省中医药管理局验收通过。近5年来发表医学国家级论文10余篇,申报了新技术新项目3项,出版了医学著作3部。

年5月送来神经内科急诊就诊的一位在脱贫攻坚工作岗位上倒下的第一书记陈某,42岁,以“言语含糊及右侧肢体无力4小时”入院,经快速检查明确诊断为超急性期脑梗死,为了挽救患者神经功能的缺失及其家庭,减少及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最好的治疗办法就是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在有效的抢救时间内(4.5小时)需患者家属签字同意,但当时在没有家属签字的情况下,一边联系家属同时取得院领导同意后,立即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经积极抢救治疗病情完全恢复正常,痊愈出院。后得到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并送来锦旗表示感谢。参加工作10余年来,类似情况已记不清发生多少例。

恪尽职守践行高尚医德

从医路漫漫,然而他一直坚持着。十多年来,他恪守职业道德,坚持廉政从医。秉着谦虚谨慎的精神和一切从病人出发的指导思想,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心中时刻想着病人是他的座右铭,同时,坚持不断学习新技术、新业务,并将其有效运用于临床当中。10余年来,医院进修学习,引进或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0余项,通过新技术新项目的运用,年以来,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手法复位(非药物治疗),让辗转于院内外五官科、康复科及神经内科的患者得到免费且最有效治疗,同时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明显缩短了治疗疗程,7年来共诊治该类疾病共余人次;年在本市范围内成功开展首例超急性期脑梗死静脉溶栓,让失语及瘫痪等神经功能缺损的患者得到良好恢复,为广大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了福音,近5年来共救治类似危急重症患者余人次;自年脑病科成立并担任科主任以来,服务质量、医德医风医院的标兵,同时带领科室医务人员成功申创省级脑病重点建设专科及铜仁市重点专科建设,为医院及科室的综合能力提升做出了突出贡献。

自年8医院医务科工作以来,医院的“质量、服务、安全、管理、绩效、发展”开展工作,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促进核心制度和岗位责任制的落实,认真学习和贯彻各项医疗管理制度,医院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加大医疗质量管理力度,注重医务人员职业素质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进一步解放了医务人员思想,更新观念,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奠基了坚实的基础。

身为科室主任,他言传身教、亲自把关,带领团队不断规范扫查切面、诊断报告,学习新的知识,提升业务水平。作为科室的主心骨、带头人的他经常组织开展业务讨论分析、总结经验,并带领大家积极参加医学学术交流会,网上学习诊断知识,请省内知名专家来科室传经送宝,大大提高了诊断水平,为广大患者的健康提供了保障。

代方明

县管专家

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年生,中共党员,9年7月毕业于贵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一直在医院内科从事临床工作,现任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内科支部书记、医务科副主任兼脑病科主任。十多年来,始终坚持对共产党的信仰,一直恪守着“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的格言,忠于党的事业,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一名党员的责任和使命。先后获得省、市县多项表彰。

通讯员李应红

编辑蔡茜

二审江佳佳

三审朱邪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