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说,一个人做点好事不难,难的是一直做好事。
有这样一对夫妻,如今60多岁的万佐成和熊庚香,18年来,一直做着一件好事。
不图钱,不为利,日日夜夜守护在炉火旁,等待着需要用炉火做饭的病人家属们。
他们说,这件事会一直干下去,直到干不动为止。
这些温暖人心的炉火,在一个简陋的小巷里,医院一墙之隔。
万佐成、熊庚香夫妻
走近这片炉火的人,医院的病人和家属。
他们带来各种各样的食材,洗、切、炒,蒸、煮、炖……炉火烧旺,锅铲翻腾,饭香味热乎乎地氤氲在饭盒,家的味道扑面而来。
炒一个菜1元,炖一个汤2.5元,米饭一份1元。
炉火旁的人换了一拨又一拨,炉具灶具也换了好几茬,50岁的老万夫妻也快70岁了,这条守护炉火的路,就这样一天天跟随岁月延伸……
这个爱心厨房,被大家亲切地称为“一元钱抗癌厨房”。
小巷里的厨房
时间倒回年,万佐成、熊庚医院附近开了一家饭馆。
因为市*施工,饭馆被拆,他们搬来现在这条巷子。
他们租了摊位,专门卖早点。
从早点摊到爱心厨房,医院看病的一家人。
爱心厨房入口
那是年春天的一个上午,一对夫妻带着一个十多岁的孩子来借炉火。
那位母亲小心翼翼地问万佐成,能不能借炉火做个菜。
原来,孩子得了骨癌,已经截肢了,因为住院时间长,特别想吃一顿妈妈做的饭菜。
万佐成没有迟疑,将炉子借给了那家人,担心他们过意不去,还专门强调是“剩下的火”,不用给钱。
孩子吃到了妈妈做的饭菜,全家人感激涕零。
看着一家人开开心心的样子,万佐成告诉他们:
“孩子想吃什么,尽管带菜过来做,这儿天天都有火。”
一传十,十传百,小巷里这炉“剩下的火”,渐渐吸引来更多的人。
从每天的十几个人,到后来的上百人,原有的6个炉子已经不够用了。
万佐成说:
“到了饭点,做饭的人要排好长的队,我又一口气买了十套炉灶,感觉一下子人更多了。”
小巷里的一元钱抗癌厨房
看着他们亲自做菜,再仔细地盛进饭盒,万佐成、熊庚香夫妻比卖了早点还高兴。
在这里,万佐成看懂了什么是家,他说:
“有饭吃才是家,没有饭就不是家,能在生病时吃到亲人做的饭菜,家的味道就在。”
饭菜新鲜可口,费用不高,亲人亲自下厨,这一点一滴居家过日子的感受,对患者的康复也起到重要作用。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万佐成、熊庚香夫妻就这样守着小巷里的炉火,温暖着许许多多遭遇疾病折磨的病人和家属们。
一起做饭吃饭,厨房就是家
有这么一个说法,家过得怎么样,去厨房看看就知道了。
一日三餐,带着家的温度。
医院的冰冷之外,“一元钱抗癌厨房”能给予病人和家属一种家的味道。
忙着做饭的病人家属
每天早晨6点多,李小琳都来小巷给丈夫煮面条。
丈夫汪德平,平日里做建筑装修,罹患鼻咽癌已经10年,吃饭上忌口多,羊肉、狗肉、鸡肉都不能吃。
李小琳就炖排骨汤、鸽子汤给他增加营养,精心料理他的一日三餐。
来这里,他们不完全是为了省钱,俩人一起做菜,一起吃菜,觉得就像在家一样。
丈夫知道自己看病花销大,更体谅媳妇的不容易,出来治病还操心着装修的活,能多挣点家里负担就轻点。
媳妇却只想让丈夫好好的,别的都不重要。
李小琳边做菜边跟熊庚香聊:
“发财什么的我们不想那个事,身体好就可以了,人平安就可以了。”
她的眼里,满是对丈夫平安的期望。
丈夫身体虚弱,嘟哝了几句,大概怕自己没说清楚,又强打精神向妻子竖起大拇指,使劲地夸她。
吃饱了,才有力气去和病魔斗,家才能成为一个家。
李小琳每一次做菜,谁说不是在给这个家积攒希望呢。
厨房里忙碌的人们
夫妻相守,炉火融融,这就是家的味道。
一起做菜,一起吃饭,厨房里飘散着家的温暖。
这条小巷,环境并不美观,甚至墙皮脱落,但却是许多人心中最想奔赴的地方。
锅碗瓢盆、油盐酱醋,不熄的炉火,万佐成、熊庚香夫妻的笑容,都让来到这里的人内心安定。
《人生第一次》第九集《相守》里,老夏就是这个抗癌厨房的常客。
妻子患了宫颈癌,癌转移后瘫痪在床,情绪很低落,总在流泪。
老夏性格乐观,自妻子住院后,他每天的生活也变得简单,医院、抗癌厨房、做菜。
医院里,他守护着妻子,给妻子唱情歌,“十五点月亮升上了天空呦……”。
他说笑话逗乐妻子,想办法给妻子宽心。
医院外,那个厨房和厨房的烟火气,是他能时刻触摸到的暖意。
“我们一直感情很好,她生病了,我就一个想法,一心把她伺候好,一日三餐都好好做给她。”
这不,老夏买了几条鱼,还有豆腐,说说笑笑中,又做好了一餐。
爱心厨房的烟火气
他满意地兜着热热的饭菜,医院。
小巷中的厨房,见证着夫妻间的一餐一饭,生活中的悲欢。
虽然病痛在身,烦恼相伴,但只要走进这个“一元钱抗癌厨房”,看到万佐成、熊庚香夫妻头发花白,坚持守护的样子,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涌起“好好活着”的温暖。
学会做菜,寻找家的味道
*大爷,一位文质彬彬、清瘦的老人,正在厨房炒菜,听到记者询问,腼腆地说:
“妻子在旁边住院,子宫内膜癌,她20岁就嫁给我,都45年了。”
他陪护妻子3个月了,妻子这天想吃炒空心菜、炒*瓜。
*大爷在炒菜
他说:“以前都是妻子做饭,但自妻子生病后,我就一点一点学做菜。
厨房里老万夫妻和病人家属,谁都能帮上忙,教一教我。”
他一手握着炒锅的木把手,一手用锅铲快速翻炒着,说话的工夫,两个菜出了锅。
打包、放桶里,提着热乎乎的饭菜,医院赶。
“再见!”
“再见!”
医院
这声招呼,一句是*大爷的感谢,一句是老万的祝福,也是他们相互之间的理解。
万佐成说:
“他们有病人,钱花得多,这里能替他们省一点是一点。
有好多不会做饭的,到这里才学,他自己亲手做,拿给老婆吃,老婆就高兴,也鼓励病人活下去!”
到了饭点,厨房里熙熙攘攘,到处都是炒菜声、聊天声。
年轻女孩张海萍,想让妈妈尝尝她做的菜。
她的妈妈辛苦养大三个儿女,该享福的时候,却被查出子宫癌,张海萍心疼妈妈,她想送上自己的孝心。
这是张海萍第一次进厨房,菜要熟了时,才发现忘了放肉,手忙脚乱中,还差点烫着自己。
旁边的大叔放下手里的活,先教她怎么弄,啥时候放盐好,直到她炒好了自己的几个菜。
“这里的好心人好多呦!”
张海萍一边往饭盒里装热热的饭菜,一边夸赞着。
她终于可以给妈妈做饭吃了。
炒青菜、红烧鱼、排骨汤、猪蹄汤……“抗癌厨房”里的每一道菜,是家常菜,但绝不平常。
这里的人,遇到了生命里的无常。
但正因为经历了无常,才更懂得平常一餐一饭的珍贵。
一道道菜,饱含了爱情、亲情,更寄托着希望。
万佐成说:
“有的病治不好,但能让病人吃好,家属的遗憾就少一些。”
和他们在一起久了,万佐成能体会到病人家属的心情,他说,自己能做到的,就尽量帮他们。
菜炒好了,郁闷也炒走了
外省市的尚医生,四十多岁,看得出来,原本也是个高大帅气的人。
但因为患了淋巴癌,手脚和脸都发黑了,整个人看上去精神头儿不济。
实际上,前一年的5月份就发现了病情,但因为经济条件不好,就没治。
这次,家人向亲戚朋友借款20多万,才办了住院。
第二天就要开始化疗了,前一天,他和妻子特意来到厨房。
熊庚香为他们盛上了米饭。
妻子怜爱地说:“明天他就要打化疗针了,今天叫他吃饱一点儿。”
尚医生夫妻俩
说着,还忍不住抹了抹眼泪。
听着这话,尚医生眼角也湿润了,虚弱地把一瓶矿泉水往嘴边递,掩饰着情绪。
妻子说:“他曾经因为病号六天六夜都没合眼,救了千千万万的人,没想到他生病了……。”
看着压抑低落的两人,熊庚香岔开话题,逗着她开心:“会好的。你咋这么漂亮,还这么年轻!”
妻子“扑哧”一声笑了。
熊庚香明白,心里苦的人,说说话就能冲淡点苦,她变成了一个话唠。
于是,这间厨房里,除了炭火、佐料,还有多得数不过来的聊天、安慰和鼓励。
病人和家属们在这里聊天,说病情,也和老万夫妻聊。
他们边炒菜,边聊自己的人生,他们流泪,流泪之后又挂起笑容,鼓起勇气再去和病魔斗。
不敢在丈夫面前流泪,那就在厨房里嚎啕大哭一场;
不敢在妻子面前低落,那就边炒菜边抹抹眼泪;
对母亲隐瞒了病情很难受,那就炒着菜哽咽着说出来。
不管他们心里多难过,伴着“刺啦刺啦”的炒菜声,他们倾诉着,交流着,松弛了绷紧的神经,重新打点了情绪,又能去好好陪伴亲人。
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统计数据,我国全年新发癌症约万例,死亡约万例,平均每天超过1.2万人确诊癌症,每分钟约有超过8个人被确诊。
有的癌症化疗,一次就要数万元,而真正让患者“大出血”的,是放化疗以及其后的靶向药。
开始了治疗,患者家属都是能省则省,将钱用在刀刃上。
他们忍受着心理上、经济上的巨大压力,对他们来说,能够痛快地哭一场,能够聊天说说感受,都是奢侈的事。
这个小巷里的厨房,成全了他们。
万佐成、熊庚香夫妻
一次,主持人问万佐成夫妻俩:
“有没有人在这儿做饭跟您聊天,甚至会哭,会把自己的心里话说给你们?”
熊庚香说:
“多了,来了就找我,医生都认识我了,叫病人来找我。”
“我肯定会安慰他们,然后他们就会快乐些。”
这么多年,夫妻俩见证了数万癌症家庭的生离死别,他们始终鼓励每个人勇敢地和病魔斗争。
“就算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吃饱饭!”
“吃饱饭,才能好好活下去。”
这是熊庚香常常说给他们的话。
物有价,情无价
来做饭的病人家属越来越多,老万夫妻准备的东西也成倍增加。
如今,走进小巷,30多个煤炉排在两边,20多口炒菜锅码在一旁,菜铲、勺子、餐具,都配得齐齐整整。
万佐成
年下半年,万佐成、熊庚香夫妻俩关掉了经营多年的油条摊,但没有关掉“抗癌厨房”。
他们也没有回到子女身边,而是依然守在炉火旁,守护着病人们的一日三餐。
现在,每天大约有上千人来这里做饭,一天要用掉多个蜂窝煤,20多元的水费,盐4包,酱油4瓶……
刚开始,病人家属炒菜是免费的,但常来做饭的人过意不去,再三提出要付钱。
万佐成、熊庚香夫妻为让他们安心,于是,炒一个菜收5角钱,直到年才涨到1元钱。
其实,收回来的钱仅能维持最基本的水煤成本,其他的,他们坚持免费提供。
老万夫妻想的,是把这项服务延续下去,从未想过从中盈利。
熊庚香说:
“我们俩用不了那么多钱,老头不喝酒不抽烟,简简单单吃一餐,花不了多少。”
万佐成补充说:
“我们俩一天二、三十块钱就够了,没有多少开支,快乐、健康就是财富。”
万佐成、熊庚香夫妻
他们也习惯了这样的生物钟:
每天早上4点,准点醒来;
起床后,用木柴给煤炉生火,吃完早饭,做厨房准备工作,然后等着病人家属陆续来做饭;
下午3点多,万佐成夫妻给自己炒点菜,算是中午饭;
他们的晚饭,要等8、9点忙完后,才顾得上吃。
一年天,没有一天不开炉火,他们放弃了休息,放弃了出门旅游,就这样守着一炉炉炭火,等着病人家属随时来随时用。
有火、有高压锅,老万放心不下这个厨房的安全,也记挂着病人的三餐。
“这些火在哪里全在我脑袋里,一天都不能关。大年三十儿晚上,我女儿用车把我接过去吃饭,一个小时我就过来。跟钟一样的在这个圈子里面转,24小时转。”
“坚持到倒下去为止,无能为力为止。只要我有力量,我就帮他们。”
最朴实的话里,是最感人的大爱。
万佐成、熊庚香夫妻
年2月,万佐成、熊庚香夫妻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像他们一样满溢着温暖。
“微弱的灯,照亮寒夜的路人,火红的灶,氤氲出亲情的味道,这陋巷中的厨房,烹煮焦虑和苦涩,端出温暖和芬芳,惯看了悲欢离合,你们总是默默准备好炭火。”
颁奖的时候,正值疫情严控,去的话回来还要隔离14天,老万夫妻没有去。
他们要坚守在这里,因为病人和家属需要这个厨房。
医院里,每天都有家庭面临着生离死别,但小巷里,这些家属熬煮着人生悲欢,找到了别样的温情。
对病痛的诉说,辛苦后的发泄,好转后的笑脸,对生活的豁达……
这个厨房陪伴着他们,老万夫妻陪着他们,一点点走过最难的日子。
“得了癌症的病人,临终时,心中都有我。”
万佐成动情地说。
一个四、五十岁的晚期癌症患者,临出院特意赶到小巷,流着泪感谢万佐成。
后来才知道,患者回家后就不在了,万佐成难过了很久。
老万夫妻和志愿者、病人家属
小巷的墙上写着密密麻麻的数字,那是病人家属留下的电话号码。
他们邀请老万夫妻到家里作客,无论病情怎样,他们都忘不了表达对老万夫妻的感激。
千言万语都化作感谢,一个个数字满是深情。
爱心传递
引起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