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辽沈晚报」
在沈城人民的心里,医院的医生就是“光明的使者”,多年来诸多饱受病痛折磨的眼疾患者正是在这里重新获得光明。近年来,耳鼻喉癌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沈阳四院不单囿于眼科技术领域的发展,经过几年的磨砺,在今年5月31日,正式获批第二名称——“医院”,成为东北医院。
医院的整体实力和眼科多年积淀的技术和经验优势,耳鼻喉科实现“弯道超车”,短时间内就跃居为辽沈地区耳鼻咽喉专科的领跑者,并可以自信的说“看眼病来四院、看耳鼻喉疾病同样来四院”。
医院重点专科建设
不断提升技术水平
医院重点专科建设,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关系到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医院获批成为东北医院,医院多年来致力深耕学科建设及亚专科建设结出的硕果。
四院眼科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如何让长板更长?必须走专病专治、疑难眼病发展之路!”早在三年前,“打造医院”的顶层设计目标就清晰的擘画在了四院领导班子的蓝图里。
首先,四院眼科完成了12个亚专科、22个病区划分,为专科纵深发展和高精尖技术产出创造良好条件。同时,成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组建耳组、鼻组、喉组、头颈外组4个专业学组,并先后获批沈阳市耳鼻咽喉治疗中心、喉显微外科诊疗中心、咽喉肿瘤诊疗中心、鼾症外科治疗中心、听力障碍与眩晕诊疗中心,辽宁省残联定点治疗科室及变态反应转化医学长江学者示范基地。
“看眼病来四院、看耳鼻喉疾病同样来四院”沈阳四院凭什么能获得这样的口碑?当然是技术实力,耳鼻喉科开展了复杂头颈及喉咽功能重建术、小儿耳畸形矫正术、多平面鼾症手术、鼻-眼相关前颅底手术等大型手术,填补省市空白数十项,年手术量近例;喉咽功能重建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鼻眼相关前颅底手术在东北首屈一指。
鼻眼专家联手攻克难关
鼻出血,进而流泪、视力丧失,一旦发生颅内并发症,将有生命危险!年至古稀的钱大娘一年来被病痛折磨得几近崩溃,幸亏医院鼻眼专家联手化解危机,更为视力的恢复保存了一线希望。
一年前,钱大娘的左侧鼻腔反复出血。医院,一直以“鼻息肉、鼻窦炎”治疗,也没太在意。近半个月来,大娘左内眼角开始疼痛,家人还发现她左侧眼睛向外偏斜、随之就是逐渐的视力下降。这下可把大娘和家人吓坏了。
几经辗转,钱大娘来到医院耳鼻咽喉科。入院时患者左眼视力仅剩光感,眼球向前、外侧偏斜,鼻窦CT提示恶性肿瘤可能性大;鼻腔、鼻窦内肿瘤已经侵犯到眼眶内及颅底,导致眶纸板及颅底骨质部分缺失,无界线可言,如再不手术干预,任肿瘤继续生长,肿瘤一旦侵犯至颅内,引起颅内并发症,将有生命危险。
由于肿瘤侵及范围较广,侵犯到眶内的瘤体挤压内直肌并导致眼球向前、外偏斜,无法用微创的方法清理干净,经过耳鼻喉科与眼科、神经外科等多学科会诊,决定眶内肿瘤从外眼入路切除。耳鼻喉徐振明主任携鼻-颅底组组长訾龙医生、眼眶眼整形病房王雅文主任联手,在手术室麻醉科的配合下,历经2个多小时,艰难且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钱大娘恢复良好,从术前的只有光感到拆辅料后已经可以看到一米左右距离,困扰大娘一年多的病痛终于解除了。
这种复杂手术,是对外科医生心理自信及手术技能的挑战性的考验,也标志沈阳四院鼻眼一鼻前颅底手术,跻身国内同类水平。
“独门绝技”解除患者病痛
不论是其他行业还是医学专业,医院还是某个医生,要在社会上站住脚,就必须有独到的专业技术,有独特的技术水平。沈阳四院之所以能在眼耳鼻喉领域有不可动摇的地位,与该院医生“独门绝技”医术是不可分割的。
64岁的患者鲁女士被家属紧急送入医院耳鼻咽喉科时,面色青紫,呼吸极度困难,情况很糟。医生为其紧急行气管切开后,呼吸困难的症状总算缓解了。但导致呼吸困难的原因,让医生和鲁女士本人都悬着一颗心。鲁女士曾患喉癌,做了根治手术,这突发的呼吸困难是肿瘤再发还是组织增生导致的喉部狭窄?
医生建议再次手术确诊狭窄原因,同时手术也是唯一能够再次拔除气管套管的方法。想到要再次忍受手术带来的痛苦,鲁女士不禁打了个寒战,想放弃。
从医几十年,做过无数喉科大手术的四院耳鼻咽喉科特聘专家徐振明主任十分了解患者的痛苦和焦虑。他耐心地反复与鲁女士沟通病情,讲解治疗方案,用自己的经验技术给了患者坚强的信心,鲁女士终于决定和医生一起面对疾病。
最终,在医院为鲁女士进行了喉狭窄修复成形术。术中徐主任利用自创的颈前带状肌皮瓣的方法帮患者进一步扩大了喉腔,避免了术后再次喉狭窄的可能,鲁女士也终于脱离了病痛的折磨。
喉狭窄修复手术是喉外科手术的难点之一。徐振明主任近两年利用独到的技术成功完成了20余例喉气管及下咽狭窄的病例,全部病例均可以堵管呼吸,拔管率达到了90%以上。
医院未来的发展,张娟院长这样说:“医院”医院的眼耳鼻喉疾病诊疗水平和科研能力获得业界肯定,医院将以此为契机,医院特色专科建设,提升综合服务质量,造福广大眼耳鼻喉疾病患者。
记者张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