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376.html来源:浪潮工作室
(ID:WelleStudio)
小火煮沸,放入切好的生姜、枸杞、香叶、桂皮、丹参、艾草艾叶、藏红花,根据个人口味喜好,酌量添加白醋、食盐,必要时,可以倒两勺白酒去腥……
闻到香味了吗?但先别流口水,这并不一定是祖传卤料,它可能是人们的泡脚秘方。
民间有两大屡试不爽的国民级万能药,除了“多喝热水”之外,就是“多泡脚”。
排湿抗衰,美白淡斑,暖宫暖胃,润肠通便,活血化瘀……总之,没有什么疑难杂症,是泡脚药包解决不了的。
但关键是,人脚不是树根,指望用脚进补,它吸收得了吗?
别难为脚了,它真的吸收不了
在某书上,搜索泡脚,有18万+的笔记,三句不离“泡脚包”的神奇功效。某购物平台上,泡脚包的下单者已经数十万。综艺里,痴迷泡脚的女明星对泡脚药包功效言之凿凿,称靠泡脚一周瘦了8斤。
加了“佐料”的泡脚汤,总是跟“养颜美容”、“健康科普”、“生活小常识”这些tag一起,在各大平台频繁出没,让很多人对此深信不疑。
电视剧《爱情公寓》里,主角团集体泡脚
但真相是,别为难脚了,它真的吸收不了。
泡脚汤中的药物想参与体循环,就必须穿过皮肤的屏障层或通过毛囊、皮脂腺、汗腺,到达真皮层后,才能被毛细血管吸收。
人体皮肤约厚3毫米,其中只有0.1至0.8毫米的表皮提供了最大的抗渗透能力。
别看皮肤薄薄的一层似乎吹弹可破,其实人皮和猪皮一样“皮糙肉厚”。
人体的表皮厚度与猪表皮相当,猪皮在组成、颗粒密度、脂质含量等方面也都类似于人体皮肤。此外,人皮和猪皮的渗透性也十分接近。
表皮最外层结构紧密的“混凝土夹层”——角质层,是最可靠的抗渗透屏障。角质层是从基底层迁移上来的死亡细胞,也就是俗称的“死皮”,可以提供80%的阻力对抗大多数离子以及水溶液的吸收。
角质层是皮肤的天然屏障。角质层对外界刺激抵抗能力不够时,会引起皮肤敏感
人体的各个部位角质层的厚薄不同,因此化学成分的吸收和渗透率也各有差异。而手掌和脚底高度角质化,比身体其他地方厚-倍。
从药物的渗透率排名来看,手和脚的吸收和渗透光荣垫底:阴囊前额腋窝=头皮背部=腹部手掌和足底。
不考虑功效,单从吸收效率和利用度上来说,泡脚还不如泡头,泡头远不如口服泡脚汤呢。
某家足浴店内,一位顾客正在体验火锅泡脚
当然,角质层虽厚,但并不是无孔不入。因为角质层是类脂膜,具有脂溶性的物质还有相对好的透皮性。不过,药物穿过角质层后继而进入水性组织的活性表皮,因此还需要有一定的水溶性才能被再吸收。
也就是说,只有兼具脂溶性、水溶性,同时分子量较小的情况下,才有可能穿过皮肤的层层屏障,被真皮层内丰富的毛细血管吸收。
因为皮肤的这一特性,很多外用药物总是控制水油比例或是添加促渗剂,来改变角质层的亲脂性和阻隔性,从而促进药物的吸收。
而泡脚佐料熬煮的液体,无论是藏红花、当归、枸杞,还是加了盐、醋、生姜汁,它们的成分几乎都是溶于水的,缺少脂溶性。把脚丫的皮肤泡得发红起皱,也吸收不了多少养分。
四川南充古城阆中特色醋泡脚一条街
而角质层没有覆盖的皮肤毛囊、皮脂腺和汗腺孔隙非常小,在皮肤表面所占的面积也只有0.1%左右,吸收作用微乎其微。
总的来说,不要跟自己的脚过不去,就算是十全大补汤,它也吸收不了,更别提那些花里胡哨的诸多功效了。
杀菌消炎治脚气,你想多了
有人可能质疑,也不指望泡脚汤里的“营养成分”能被吸收,只图它作用于皮肤表面的真菌,治治脚气总行吧。
其实,抗菌消*没有那么容易。
脚上的菌群环境是十分复杂的。研究显示,足癣的致病菌主要是皮肤癣菌,可分为3属:毛癣菌属、表皮癣菌属和小孢子菌属。不同人的脚气可能是由不同的真菌诱发的,呈现出不同的症状,有长水疱的、浸渍糜烂的、脱皮增厚的,十分多元化。
患病年限不同、类型不同、轻重不同,用药的种类和剂量都要拿捏准确。
而这些针对性、精确化的对症下药,都是一锅乱炖的泡脚汤药没办法实现的。
民间治脚气偏方生姜泡脚,乍一看好像有点道理。生姜确实含有多种功能性成分,包括姜辣素和姜酮等酚类成分、姜油等挥发油类、活性多糖类和糖蛋白等。
然而,这么多成分,真的能杀菌吗?
有研究显示,只有在1:1-1:4高浓度下,生姜水才能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蜡样芽孢杆菌、金*色葡萄球菌表现出抑制作用,但低于这一浓度时,抑菌作用不存在。
一般人泡脚的用量,也就50~来克的生姜泡脚粉,再经过~0ml泡脚水的稀释,远远达不到试验中抑菌消炎的浓度。而且,造成脚气的真菌,比上述的那些细菌都要顽强得多。
生姜被很多人寄予厚望。不仅被拿来泡脚,还被拿来泡茶,内服外用,双管齐下
食醋、食盐泡脚也是同理。比如,食醋本身只含有2%~9%的醋酸,再经过泡脚水稀释,那点弱酸远杀不死真菌。
而且,退一步讲,虽然生姜、大蒜中的某种成分,可能确实在实验室表现出了对足癣真菌的抑制、杀灭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在人体环境中具有同样功效,也不意味着它可以和经过批准、有临床试验背书的药物划上等号。
而简单地将材料泡水、或煮沸,也不一定能够提取到这些可能有用的成分。
另外,对于过敏体质来说,泡脚的佐料用不好,还可能诱发接触性皮炎和其他皮肤不良反应。
泡脚的佐料用不好,可能引发过敏
举个例子,大蒜中的大蒜素、生姜中的姜辣素,都有一定刺激性。土方中的白醋泡脚,不仅杀不死真菌,还可能破坏皮肤的屏障层,反而更容易感染真菌或细菌。
如今,治疗足癣的药物和配方已经非常多了。有脚气还是老老实实看病就医,犯不着当只小白鼠,还可能贻误最佳的治疗时机。
泡脚的灵*在于热水
其实,泡脚不必搞那么多华丽胡哨的操作,泡脚的秘诀不是佐料,而是热水本身。
年,重庆露天公园式温泉博物馆,一位带着孩子的母亲正在泡脚
在寒冷的外部环境中,身体会优先保证核心器官的供血和温度,相对没那么重要的手脚就容易顾不上。冬天手脚发冷,就是这个原因。
而脚趾,又是全身中最容易发冷的地方。一项用红外热像仪对8名受试者皮肤温度进行测试的研究显示,在低温环境下,脚趾的温度是全身最低的,比手心低8度左右。
脚冷看似是个小毛病,却能带来不少影响,比如可能会导致睡眠障碍。
而泡脚之所以有一些益处,解决的正是这个问题。
有多项实验表明,睡前温水泡脚可以助眠
首先,脚部毛细血管的数量很高,在这一位置应用局部热会对整个躯体热反应产生重大影响。热水带来的局部温度增加,会导致动脉扩张、血管软化和体温升高。一项对照试验还发现,温水泡脚对血管和体温的调节类似于中等强度的热身运动。
另外,泡个脚还能加快入睡的速度。日本一项小样本的研究发现,足浴之后,实验对象们平均15.5分钟就能睡着,所需要的时间比什么也不做直接睡少了将近一半。而足浴的受试者对睡眠满意度也更高。
不过,这种效果,不只是热水泡脚可以实现。一些其他途径的脚部加热,甚至有更好的效果,比如穿上塞了加热垫的袜子。
一项实验发现睡觉穿热乎乎的袜子比泡脚还助眠。不过这项试验有效的年轻人样本只有8个
一项研究发现,熄灯后穿热袜子的助眠效果,比42度热水泡脚还要好。这可能是因为,热袜子导致的“快速升温”比热水浸泡的“持续保温”更有助于入睡。虽然这个实验纳入的有效年轻人样本只有8个,但对失眠人士来说,这也可能是个值得尝试的方法。
此外,热水泡脚还是缓解紧张的有效途径。
年的一项泡脚实验中,受试者被分为2组,一组接受了30分钟的热水泡脚,一组则全程卧床休息,结果发现,泡脚组的放松效果更胜一筹。
对于学习压力大的考生而言,睡前泡个热水脚可能是一个放松、助眠的法子
但泡脚虽有一些益处,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对一些特殊人群,需要格外注意泡脚水温和时长。
比如糖尿病患者,不注意水温和时长的泡脚可能存在风险。
糖尿病患者神经病变会使手足对触觉、振动、创伤、温度的感知异常迟钝。糖尿病人泡脚可能察觉不到水温过高而被烫伤。一旦烫伤,可能造成进一步的足部溃疡、感染。
去年年底,武汉就曾有这样的报道:一位53岁的糖尿病患者,用艾草泡脚时,因为没有注意水温,导致双脚被严重烫伤,甚至还有截肢的风险。
对于易感人群,热水泡脚可能引起静脉曲张。对于已经存在静脉曲张的患者,热水泡脚不仅不能缓解病情,还会使病情进一步加重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泡脚养生”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但大多数的实验研究都有明显的不足:要么就是样本太小、要么就是只能发现一些非常短暂的效果。
比如,有研究就发现,虽然实验对象的心踝血管指数在足浴后立即下降(这是好事),但效果稍纵即逝,30分钟后,一切就恢复到了原始水平。
这种稍纵即逝的改善是否具有积累性的长期效果,尚无法证明。
归根结底,泡脚的灵*在于热水,而不是那些五花八门的香料。它们中的很多都是卤料包里的熟面孔,吃下去都没有治病效果,就更别要求泡脚也能祛湿暖胃、美容养颜了。
想破了头,唯一一个把它们放进泡脚水的理由,可能也只有“香料滞销,帮帮我们”了。
本文科学性已由皮肤科医生钟华审核
网易文创浪潮工作室出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