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作性眩晕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此方剂可化痰行水,是张仲景为呕吐,眩晕 [复制链接]

1#

小半夏加茯苓汤为化痰利饮的名方,此方剂出自《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并治》,为温化水饮的基础方剂,是治疗呕饮的主方,此方剂是小半夏汤加茯苓,小半夏汤被称为是呕家的祖方,呕家的圣方,可见此方剂在众医家心目中的位置。

《金匮要略》说:“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卒呕吐”,就是突然的严重呕吐,可以说是呕吐的急证,“心下痞”,心下痞满,胃脘部胀满不舒,“眩悸者”,也就是呕吐伴见头目眩晕心下悸动,这些症状是由什么引起的呢?张仲景告诉了我们,是“隔间有水”,膈间有水饮留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水气凌心所致的眩悸,上面说了,止呕吐,小半夏汤就可以,但现在还有水饮导致的眩悸症状,所以说,小半夏汤止呕的力量不够,还得茯苓来配合导饮下行,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故此方剂是标本兼治的方剂。故*树曾在《金匮要略释义》中说:“卒,骤然也,同猝,病暴作曰卒。呕吐者,有声有物,间或无声也。心下痞,谓心下满而不痛也,膈间近心下。水,即饮之未凝聚者。眼黑心跳曰眩悸。此证主以小半夏加茯苓汤者,因生姜能止呕吐,半夏能开痞,茯苓能行水而止眩悸也”。

《金匮要略》又说:“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此条文是讲渴与呕的关系,“先渴后呕”,就是说以前没有呕吐的症状,是渴后饮水多的原因,导致饮邪产生,水停心下,也就是胃脘,正常情况下,渴水也很难导致饮邪停留,究其原因,是脾胃虚弱,脾的输运失司,运化水的能力低下,胃气不降,从而产生了呕吐的主要症状,是一个本虚标实的范例,通过温脾化饮而止呕吐。故此方剂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代表方。

此方剂只有三味药组成,分别为半夏一升,生姜半斤,茯苓三两。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在《伤寒论》中用汤洗半夏,使粘滑尽去,以减其*性。姜与半夏配伍既可解半夏之*,又可协同增效,对于临床上见到的姜半夏,有用姜制约生姜*性之意,也有加其降逆止呕的效果。而方中除半夏的止呕作用外,尚有生姜的止呕健胃作用。家里人若有呕吐不止的情况,此二味就是小半夏汤,加茯苓重在渗利水湿,健脾益气。故赵良仁在《金匮玉函经二注》中说:“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阳气必不宣散也。经云:以辛散之。半夏、生姜皆味辛,《本草》:半夏可治膈上痰、心下坚、呕逆者;眩,亦上焦阳气虚,不能升发,所以半夏、生姜并治之;悸,则心受水凌,非半夏可独活,必加茯苓去水、下肾逆以安神,神安则悸愈也”。

此方证为水津不得所化而为水气,水气肆虐脾胃,浊气上逆,以此而演变为脾胃支饮水盛的病理病证。根据呕吐频繁,吐后即渴,渴欲饮水又吐,舌质淡,苔滑,脉沉为用方审证要点。正确使用小半夏加茯苓汤,以主治脾胃支饮水盛证为基础方,以主治肺寒饮证为临床扩大应用。小半夏加茯苓汤再加陈皮甘草就是著名的二陈汤,为治疗痰饮病的主方。痰不仅是指咳吐出来有形可见的痰液,还包括一些停滞在脏腑经络等的痰液,可通过其所表现的证候来确定,这种痰称为无形之痰。梅核气为痰气凝结于咽所致的自我感觉,属于痰饮气郁之证,故宋代《和剂局方》认为小半夏加茯苓汤:“治喜怒悲思忧恐惊之气,结成痰涎,状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之间,咳不出,咽不下,此其气之所为也”。

水饮停滞,对全身之影响不居一处,仅从上焦而言,水饮上逆于肺,轻者可见短气,重则暴发喘满,水停心下,上凌于心则发心悸,蔽冒清阳则有目眩,目为清窍,水饮蔽冒可见目眩,但耳鼻也为在上的清窍,浊阴在上,清窍不利可致目眩,有时也可见到耳鸣耳塞嗅觉不灵等症状,小半夏加茯苓汤为水饮停于胃脘而设,但此方剂与五苓散,泽泻汤等合方应用,会治疗更多,范围更广的痰饮病证。脾胃湿热证,慎用本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